科研动态

学校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及课题立项数再创新高

发布时间:2025-07-03 13:58:06      浏览量: ( )      作者:      来源:

学校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及课题立项数再创新高

近日,学校获批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高龄不孕中西医结合诊疗规律系统化研究”项目1项,2024年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项,学校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及课题立项数再创新高。

“高龄不孕中西医结合诊疗规律系统化研究”项目,是学校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全国名中医连方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孙振高教授团队30年的学术积淀。项目深度融合连方教授创立的“调经种子”学术思想与现代生殖技术,通过多组学技术揭示中医药提高卵子线粒体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等的分子机制,构建辅助生殖诊疗新模式,为高龄女性生育难题提供破解思路,推动中医药从“经验传承”向“精准医学”跨越。

3项“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课题中,李运伦教授“面向血管内膜微环境空间分子景观的中医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的干预靶点研究”课题旨在评估中药干预前后颈动脉内膜斑块微环境的空间分子景观变化,识别中药延缓CAP进展的效应分子靶点,确定针对颈动脉斑块内膜微环境易损病理特征的最优治疗靶点;刘政教授“行气活血经典药(川芎、丹参)对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溃疡再复发的循证评价与新药转化研究”课题通过循证评价行气活血中药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溃疡复发的创新性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促进改良型中药新药研发;陆峰教授“二术天麻方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高血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课题建立基于二术天麻方的“病证结合”高效治未病方案和“早期筛查、精确辨治和长期随访”等主动数智化管理模式,为构建/推广中医药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合并高血压的优势诊疗方案和制定/优化相关防治指南提供高质量临床证据。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着力强化有组织科研,聚力优势科研资源整合,实施多学科深度融合,优化国家级项目指南征集路径,打造科学研究“新范式”,持续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此次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及课题获批立项,为贯彻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一三五七五”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学校特色发展,高质量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