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深入贯彻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四个面向”,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学校科研生态不断完善,内涵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一、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创新链提质升级,赋能产业链发展
学校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不断强化校地校企合作,发挥中医药传承创新优势,助力区域大健康事业发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能力。一是赋能校地校企产业合作发展。学校与济南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中医药康养、智造、生态、文化、科创五大工程15个项目,进一步深化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文化挖掘、产业孵化等方面的合作,将济南市和学校的发展进行深度融合,为强省会战略赋能。二是赋能新药和医疗设备产业开发。学校与济南市、澳门科技大学、广东南粤(集团)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新药及其系列产品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中心,不断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高端化、产业化。学校还与长青烯旺(山东)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医学研究院,不断深挖石墨烯材料医疗应用潜力,提升石墨烯相关医疗设备开发能力。三是赋能中医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学校与济南长清区共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清大学城医院,与青岛市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大学城医院和青岛中医药科学院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重要举措,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促进校地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企业+学校+地方三位一体的产教医研协同发展模式,初见成效。学校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多元主体作用,不断将学校教育教学优势、科学研究优势、中医药文化优势和医疗康养优势转化为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优势。
二、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中医药智库优势,助力高质量发展
学校结合自身中医药特色,积极对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从黄河流域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与中医药科研发展两个方向进行整体布局,形成黄河流域中医药文化传承与科研发展双驱动的局面。一是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学校充分发挥作为文化和旅游部《中华医藏》提要编纂项目学术办公室的作用,依托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优势,积极协同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图书馆等28家单位,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突显黄河流域作为中医药文化核心起源地地位,大力弘扬齐鲁中医药文化,努力打造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复兴战略平台。二是促进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发展。学校积极协同成都中医药大学、鲁南制药等36家黄河流域企事业单位,依托学校心血管病中医精准治疗和中药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2个优势研究方向,分别成立山东省高校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中心,建立覆盖全部黄河流域省区的中医药协同创新联动体系,推动黄河流域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学校依托针灸临床与大数据研究交叉学科优势,建设黄河流域跨区域针灸数据开放应用实验室1个,推动黄河流域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学校还与黄河入海口城市东营积极联动,联合成立黄河三角洲中医药研究院,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提升有组织科研,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中医药关键科学问题,提升学校科研硬件建设水平,科学布局科技人才梯队,建设科研创新团队和青年科研创新团队,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引导团队以解决中医药产业关键问题和临床焦点问题为研究主题,以产出高质量重大科研成果为导向,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实施多学科深度融合。一是强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有组织科研,启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出台一系列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深化首席专家负责制和团队聘用制,促进多学科交叉创新;以“破五唯”为目标,引导团队转变科研思路,着力建设以“质量、效益、贡献”为核心指标的代表性成果评价考核体系;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院校合作,促进中医药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与药学研究、科研与成果转化融合发展,提升中医药经济社会服务能力。二是强化科研硬件条件提升。学校坚持优化科研工作环境,增强科技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硬件条件建设水平,筑巢引凤,积极争取国家与山东省政策资金支持,推动硬件条件建设迈上新台阶,启用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等。2023年新增科研用地15.92万平方米,较一年前增长3倍多,实验仪器设备总值也由“十三五”初的1.9亿元,增长到现在的8亿元。三是强化科研协同攻关效能。经过持续建设,学校科研团队产出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十三五”以来,牵头负责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8项,项目子课题立项2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新增16个,同比增长88.89%;学校连续两年首位获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入围青塔“202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进步贡献100强”,并于2023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