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教育部委托,山东省教育厅于9月24日组织了以北京中医药大学黄启福教授为组长的论证专家组,对我校新立项的“省部共建教育部中医药经典理论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组听取了我校有关同志的详细汇报,实地考查了实验室,认真讨论了建设方案,一致认为,实验室建设计划达到了教育部的要求,应尽快组织实施。
上午9点,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徐曙光处长主持召开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论证会。王新陆校长致欢迎词。实验室主任张惠云教授从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等十个方面全面汇报了实验室建设任务书情况。随后,专家组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之后,专家组进行了论证,并达成了一致意见。
专家组认为,建设任务计划书内容完整规范,符合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与管理暂行办法》(科教[2003]2号)的要求。实验室已初步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符合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设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合理,组建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实验室运行机制与管理机制基本齐全。实验室建设规模和拟购置的实验设备,可达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要求,经费投入合理,能满足建设目标的要求。依托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对重点实验室人员编制、经费投入、实验室用房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和组织保证。山东省主管部门对实验室建设的非常重视,提供了经费的支持和管理的指导,使实验室建设发展具备了良好的保证条件。
专家组同时建议,应进一步细化研究内容,突出中医药经典理论特色,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最后,欧阳兵副校长代表我校党政领导和实验室的全体人员对专家组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并表示,将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尽快落实和组织实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
山东省科技厅农社处赵友春副处长、山东省教育厅科研处徐文广副处长以及我校科技处商庆新处长、中医药经典理论实验室的主要组成人员参加了论证会。
背景介绍:中医药经典理论实验室将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紧密围绕中医药经典理论的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实用性的科技问题,充分发挥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整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力量,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着力获取原始创新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人民健康及山东省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要求,实验室将在原有研究方向交叉融合与凝练的基础上,形成脏象理论与实验研究、中医药经典文献数字化研究、中药经典理论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三个特色鲜明、联系密切、更具生机与活力的研究方向。实验室预期经过2年的建设,建成具有鲜明特色、开放运行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中医药经典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基地和医学文献信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