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检查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 (图)

发布时间:2005-07-05 00:00:00      浏览量: ( )      作者:科研处      来源:科研处

62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期检查专家组,对我校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进行了检查评估。

上午830分,学科建设情况汇报会在912会议室隆重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洪净副司长,教育处周杰副处长以及专家组组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等4位专家听取了汇报。王新陆校长介绍了我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情况。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基础医学院院长乔明琦教授就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汇报从学术水平、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管理水平六个方面总结了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

汇报会后,专家组就某些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质询。欧阳兵副校长、乔明琦院长分别做了解释和回答。

随后,洪净副司长、周杰副处长及专家组成员实地考察了学科实验室、研究室和教研室,并详细查看了学科的档案材料。

下午,专家组召开了检查意见反馈会。专家检查组专家对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三年来的建设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学科建设材料内容充实严谨、层次清楚,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符合重点学科建设的相关要求,经过三年的不断努力,学科已圆满实现了规划书所既定的各项建设目标,达到了专家组的检查要求。专家组同时也建议:学科建设要继续深入研究和界定中医基础理论内涵的共性和个性;在现有研究方向上要进一步提炼新观点、新学说、新理论,探索中医基础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始建于1958年,197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最早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点之一。1991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八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996年由省教委组织专家验收,授予山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入选山东省十五强化建设A级学科,2002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科经过三年重点建设,形成以教研室、研究室、实验室三位一体,以情志病证临床研究中心试验猕猴研究中心两个基地为支撑的的立体结构,为学科发展提供充分空间和有力支撑。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已经形成藏象生理病理与理论建构病因病机理论与实验研究《内经》理论与治则治法研究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在内的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28项,学科建设经费与科研经费1121万元;有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编或参编国家统编教材9部。

学科现已形成一支知识、年龄及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0名,副教授7名,讲师8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3名,具有硕士学位者1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名。成为体现我校重视基础,强化中医理论办学方针的优势学科。